观工人琢砚二首 其一

廿年裘马半从军,羞见羊家白练裙。
自笑归装轻似叶,不妨多载岭南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观工人琢砚二首·其一》是明朝曹溶的文学作品。下面对这一作品进行详细分析:

  1. 作者简介
  • 生平简介:曹溶(1613—1685),字秋岳,一字洁躬,号倦圃,浙江嘉兴人,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和官员。他在明朝崇祯十年中进士,并曾担任过御史等职。
  • 文学成就:曹溶的文学作品以诗歌见长,尤其是他的诗作在明代就已受到赞誉。其作品多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自然之美的情怀,与当时文人普遍追求功名利禄的风气形成鲜明对比。
  1. 作品原文
  • 原文节选:廿年裘马半从军,羞见羊家白练裙。自笑归装轻似叶,不妨多载岭南云。
  • 诗意解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长期从军的生涯以及战后归乡时的心境。“廿年裘马半从军”表达了作者长期征战在外的经历,“羞见羊家白练裙”则透露出战争结束后,对于战争带来创伤的无奈和悲哀。最后两句“自笑归装轻似叶,不妨多载岭南云”展现了诗人对于战乱后生活回归平静的豁达心态,以及对自己轻装归来的自豪感。
  1. 作品赏析
  • 意境描绘:此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描绘了战争后的宁静景象。“羞见羊家白练裙”不仅指战争带来的创伤,也暗示了战后生活的艰难。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战争经历的回忆和对战后生活的反思,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
  • 语言风格:曹溶的诗作语言朴实而不失文采,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使诗歌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曹溶生活在明末清初这个特殊的转型期,社会动荡不安,国家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这也深刻影响了他的创作。
  • 个人经历:作为一位从军多年的官员,曹溶亲历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这些经历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反映。
  • 思想倾向:曹溶的思想倾向倾向于关注民生、提倡和平,这也是他作品中常常流露出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曹溶的《观工人琢砚二首·其一》不仅是一首描写战争与和平、物质与精神关系的诗作,更深层次地探讨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以及在动荡社会中个体的抉择和态度。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深入理解曹溶的文学世界及其背后的思想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