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 为政篇 · 第十九章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鲁哀公问:“怎样才能使百姓服从呢?”孔子回答说:“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把邪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会服从了;把邪恶不正的人提拔起来,把正直无私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不会服从统治了。”

介绍

《论语·为政》是孔子及其弟子关于政治、道德、教育等问题的记录,其中第十九章主要讲述了“君子”和“小人”的区别,以及君子应具备的品质。

孔子在本章中强调了君子与小人之间的根本区别,即他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和方法的不同。君子以仁爱为本,以礼为用,以智为辅,以信为基。他们注重修养自己的内在品质,关心他人的利益,尊重他人的尊严,追求社会的和谐。而小人则相反,他们只注重自己的利益,轻视他人的利益,不尊重他人的尊严,追求个人的权力和利益。

孔子还强调了君子应该具备的品质,如谦虚、谨慎、勇敢、坚定等。这些品质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和实践这些品质,我们可以成为一个有道德、有修养、有能力的人。

注解

哀公:姓姬名蒋,哀是其谥号,鲁国国君,公元前494 ̄前468年在位。

对曰:《论语》中记载对国君及在上位者问话的回答都用“对曰”,以表示尊敬。

举直错诸枉:举,选拔的意思。直,正直公平。错,同措,放置。枉,不正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