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舟杂兴

逐岸移舟屡转篷,乘流自可任西东。
人生末路住方稳,何用登舟祝顺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归舟杂兴》是清代诗人高珩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归舟杂兴》:

  1. 作者简介
  • 高珩,字葱佩,号念东,晚号紫霞道人,生于明神宗万历四十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三十六年,享年八十六岁。他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家。
  1. 作品原文
  • “逐岸移舟屡转篷,乘流自可任西东。人生未路住方稳,何用登舟祝顺风。”
  1. 整体翻译
  • 逐岸移动船只屡次转动船篷,顺着水流自由地向东航行。人生在世的终点站安稳下来,何必去乘坐顺风船。
  1. 词句注释
  • “逐岸”指随着河岸移动船只。
  • “转篷”指船上的蓬被频繁地转动来调整方向或速度。
  • “乘流”指顺着水流前行。
  • “自可”意为“完全可以”,“任”指“任由”、“听任”。
  1. 白话译文
  • 沿着河岸缓缓移动的船只多次调整着帆蓬,让船只顺应水流的方向自由行驶。在人生的旅途中,到达终点才是稳定安全的,又何必急于求成,希望一帆风顺呢?
  1. 创作背景
  • 这首诗的创作时期是在清朝初年,即清军入关后。高珩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1. 名家点评
  • 诗中的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人生旅途的哲学思考。高珩在诗中所表达的人生观念,反映了他个人对于世事变迁的理解与感悟。
  1. 轶事典故
  • 关于高珩的生平和创作,还有诸多轶事流传于后世。例如,他在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并在政治上逐渐转向保守。然而,作为近代文学革命运动的理论倡导者,他仍致力于文学和教育的改革。

《归舟杂兴》不仅作为一篇诗歌作品,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可以更好地领会到中国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怀及其时代特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