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世二十年,得交方外士。
龙象诚如林,直谅无过子。
泾渭必无淆,玉石晰精理。
清浊恐太分,精确不相比。
有心清如冰,皭然绝泥滓。
有道直如弦,与世或龃龉。
忽逢天人师,俾得饭法乳。
投竿引巨鳌,触邪赖神廌。
孔门有仲由,恶言不入耳。
自许此身心,报师良有以。
毁誉总不闻,仰恃师知已。
师自善调御,扰龙随顾指。
美玉为圭璋,良材耀祀梓。
西来传心印,密室旋嘱累。
受衣若悬丝,自古尝尔尔。
辞师远行迈,去去涉江涘。
空山箬笠行,长江布帆驶。
我今且送君,欲言不能已。
邀君过草堂,临饭还停七。
寸心重伦常,立言有纲纪。
著书满箧衍,一一为披示。
吾交满天下,知心亦有几。
死者不复生,远者去万里。
孑立宇宙间,俯仰涕如雨。
何意复逢君,心期有如此。
深言晷影移,斜阳已在树。
挽子不能留,子去还徙倚。
临岐复再拜,珍重无馀语。
所怀各区区,古道期共砥。
千载有修涂,努力从此始。
送别支山和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别支山和尚》是明朝诗人徐枋创作的一首诗歌。在这首诗中,徐枋以其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向读者展示了一幅远离尘世、追求高洁境界的理想图景。
诗中不仅描绘了作者与支山和尚之间深厚的友情,还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刻画,传达了作者对清高人格的追求和向往。通过这种艺术手法,徐枋成功地将个人的情感经历转化为一种普遍的人生哲理,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挣扎与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