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 先进篇 · 第三章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德行好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善于辞令的有:宰我、子贡。擅长政事的有:冉有、季路。通晓文献知识的有:子游、子夏。

介绍

《论语·先进篇》中的第三章主要讨论了孔子对于“君子”的理解和定义。在孔子看来,君子应该具有高尚的品质,如仁爱、忠诚、勇敢等。他通过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对他人的观察,阐述了自己对于“君子”的理解。

孔子强调了仁爱的重要性。他认为,一个人要想成为君子,就必须具备仁爱之心。仁爱不仅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只有具备仁爱的人,才能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具有忠诚的品质。忠诚是指对国家、对社会、对朋友的绝对信任和忠诚。他举例说:“子路问曰:‘何如斯可以谓之‘士’也?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切切偲偲”,即勤恳、谨慎的意思;“怡怡如也”,即和乐、愉快的意思。这里表达了孔子对于士人应有的品格要求,即既要勤奋努力,又要谦虚谨慎,还要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喜悦。

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具备勇敢的品质。勇敢是指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敢于站出来承担责任,勇于追求真理、坚持正义。他以自己的经历为例:“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这里表达了孔子对于智者、仁者、勇者的看法,认为他们能够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喜悦,并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勇敢地站出来承担责任。

《论语·先进篇》第三章主要讨论了孔子对于君子的理解和定义,强调了仁爱、忠诚、勇敢等品质的重要性。这些品质不仅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也对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注解

德行:指能实行孝悌、忠恕等道德。

言语:指善于辞令,能办理外交。

政事:指能从事政治事务。

文学:指通晓书礼乐等古代文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