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尔音招过得闲亭吃杨梅留饮竟日即事

迎门待游屐,客到具盘餐。
丹果当窗落,青山入户看。
杯浮竹叶暖,云度石溪寒。
幽兴晚来剧,馀酣坐药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顾尔音招过得闲亭吃杨梅留饮竟日即事》是明代诗人徐枋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的内容和背景:

  1. 作者介绍:徐枋,字昭法,号俟斋,晚号秦余山人,是明季长洲人。他出身于一个科举家庭,但由于国家发生重大变故,他的父亲徐浒在国难中殉国,因此他选择了隐居,并致力于诗歌创作。徐枋的工诗兼擅书画,有《居易堂集》《俟斋集》《二十一史文稿》《通鉴纪事类聚》等著作传世。

  2. 诗歌原文
    迎门待游屐,客到具盘餐。
    丹果当窗落,青山入户看。
    杯浮竹叶暖,云度石溪寒。
    幽兴晚来剧,馀酣坐药阑。

  3. 诗歌鉴赏

  • 意境描绘:《顾尔音招过得闲亭吃杨梅留饮竟日即事》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闲适的夏日午后。诗人在“闲亭”接待游子,用“迎门待游屐”形容其热情好客,体现了诗人对宾客的尊重与欢迎之意。
  • 自然景观:“客到具盘餐”展现了诗人招待客人的细心与周到,同时通过描述“丹果当窗落”,传达了夏日果实成熟的景象和清新的氛围。而“青山入户看”则描绘了一幅青山环抱的宁静景色,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风景如画的地方。
  • 情感表达:“杯浮竹叶暖”和“云度石溪寒”两句通过对茶与水的描写,传递出诗人内心的温暖与凉爽对比,反映出诗人在与客人共饮时的心情变化。最后一句“幽兴晚来剧”则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愫,而“馀酣坐药阑”则暗示了诗人在傍晚时分依然兴致勃勃地与客人共度时光,直到深夜才散去。
  1. 文化价值
  • 历史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发生在明朝末年,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徐枋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文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珍视。
  • 艺术特点:这首诗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尤其是其情景交融的手法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同时,徐枋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顾尔音招过得闲亭吃杨梅留饮竟日即事》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致、表达诗人情感的诗作,也是对那个时代文人生活的一种缩影。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