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鱼鲳。
第二鱼𩵭。
第三鱼是马膏𩷕。
潮咸潮淡,一任鱼郎。
喜春风来,黄花短,白花长。
江水鱼香。
鱼子滋阳。
大罾船、满载盐霜。
罛公罛姥,两两开洋。
更鲚鱼寒,鲈鱼热,脍皆良。
行香子 渔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行香子·渔歌》是明朝末年诗人屈大均所作,以词牌名“行香子”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渔民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下面将对这首词进行深入解析:
作者简介:屈大均(1630—1696),原名屈绍隆,字翁山,又字介子。广东番禺人,明诸生。由于明末战乱,他出家为僧,后还俗,改名为屈大均。他的诗作深受后世推崇,被誉为“岭南三大家”之一。
诗歌原文:
第一鱼鲳。第二鱼𩵭。第三鱼是马膏𩷕。潮咸潮淡,一任鱼郎。
喜春风来,黄花短,白花长。江水鱼香。鱼子滋阳。
大罾船、满载盐霜。罛公罛姥,两两开洋。更鲚鱼寒,鲈鱼热,脍皆良(黄花、白花,鱼名。)。诗意解读:这首诗通过对渔船、盐霜和鱼的各种描写,展现了渔民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其中,”大罾船、满载盐霜”描绘了渔船满载着盐分的情景,体现了渔民对捕鱼成果的自豪感。”罛公罛姥,两两开洋”则形象地描述了渔民在海上劳作的景象,以及他们辛勤工作的成果。而”更鲚鱼寒,鲈鱼热,脍皆良”则表达了渔民们对于新鲜鱼类的喜爱,反映了他们对美食的珍视。
《行香子·渔歌》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词,更是一曲赞美渔民生活和情感的赞歌。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明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