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江南 其二 六首

悲落叶,叶落绝归期。
纵使归来花满树,新枝不是旧时枝。
且逐水流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梦江南·其二》是一首充满诗意的词,由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所作,展现了作者对江南地区的深厚情感。以下是对该作品的相关介绍:

  1. 作者简介: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他的词作以清丽脱俗、深情内敛著称,尤以描绘爱情和自然景物见长。
  2. 原文展示:《梦江南·其二》:江南好,城阙尚嵯峨。故物陵前惟石马,遗踪陌上有铜驼。玉树夜深歌。江南真是美好啊,那里的城池楼阁依然巍峨高耸,气势不凡。在古老的陵墓前,只剩下孤独的石马静静伫立。而在荒废的小路上,偶尔还能见到铜驼的遗迹。夜深人静之时,仿佛还能听到那玉树后庭花的歌声,在夜空中回荡。城阙:城市。此处特指京城的城郭、宫殿。嵯峨:高峻。故物:前人遗物。陵:南京明孝陵。石马:石雕的马。遗踪:陈迹,旧址。铜驼:放置于宫门寝殿之前的铜铸的骆驼。
  3. 主题思想:通过对古城、古物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与怀念,以及对过去辉煌时代的追忆。
  4. 艺术特色: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词中的景物更加生动而富有层次感。如“石马”、“铜驼”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
  5. 文化意义:《梦江南·其二》不仅作为文学作品,更是中国诗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于国家历史的自豪感。

《梦江南·其二》是一首充满历史文化韵味和深刻情感的古典词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作者对江南美景及历史的热爱和赞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