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漾渔舟胥口来。湖上梅开。
山上梅开。蒙蒙七十二峰隈。
青失东雷。绿失西雷。
一夕夷光白相催。香雪成堆。
香粉成堆。风吹乾瓣作冰埃。
千片单台。万片双台。
一剪梅 胥口看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一剪梅·胥口看梅》是明代诗人屈大均所作。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天湖上山上梅花盛开的美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从诗歌原文来看,屈大均的《一剪梅·胥口看梅》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诗中“荡漾渔舟胥口来”,以渔舟荡漾的动态描绘了春天的到来;“湖上梅开。山上梅开”两句更是直接点明了主题,将视角转向了湖上和山间的梅树,它们在春风中竞相绽放,形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诗中的比喻手法也十分丰富。如“风吹乾瓣作冰埃”,运用了拟人化的修辞,形象地描述了梅花花瓣随风飘落如同雪花一般,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这种细腻的描写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性,也使得整首诗歌更加生动和感人。
从诗歌的创作背景来看,屈大均生活在明末清初,这一时期的社会动荡和文化碰撞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屈大均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自己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他的诗歌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情感与思想的共鸣。
了解屈大均的其他作品也是理解这首诗的重要途径。屈大均为明朝末年的诗人、学者,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人们的生活状态。例如,他的《咏史》系列作品,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绘,展现了他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和历史教训的总结,这些作品与《一剪梅·胥口看梅》在情感表达上有一定的相通之处。
《一剪梅·胥口看梅》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屈大均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追求,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诗歌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