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恭人挽诗 其二

凤凰卵不完,一朝巢倾覆。
君舅已国殇,君姑亦无禄。
两雏羽未成,啾啾在沟渎。
大雏乃儿夫,弋人慕其肉。
妾父为朱家,任侠轻金玉。
努力救遗孤,恩义一何笃。
君子怀父冤,水深伤独漉。
妾亦愿损躯,报雠持剑槊。
雄儿命苦屯,郁郁居林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陈恭人挽诗·其二》是清朝文学家屈大均的文学作品,其内容涉及对一个重要人物的哀悼。下面将详细探讨该诗的内容与背景:

  1. 作者简介
  • 屈大均: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1. 作品原文
  • 儒门奕叶旧簪缨,高步风云际圣明。
  • 剪刈群雄资翊赞,奠安四海属经营。
  • 生前节义辞高爵,殁后哀荣冠列卿。
  1. 作品赏析
  • 思想主题: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于死者的尊敬与哀思,以及对其一生成就和贡献的肯定。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死亡、荣誉和责任的思考。
  • 艺术手法:诗歌采用了平实的语言,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述,展现了其一生的风采。同时,诗中也运用了一些象征和比喻,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1. 写作背景
  • 时间背景:《陈恭人挽诗·其二》创作于清朝时期,具体年份不详。
  • 社会背景:该诗反映了明朝灭亡后的历史变迁,作者通过描述一位历史人物的生平,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情感态度。

《陈恭人挽诗·其二》不仅是一首悼念亡者的诗歌,更是一次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感受到作者对于历史、文化和人性的深刻洞察和独特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