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内子王华姜 其二

阿母年七旬,哭汝声摧裂。
当食不能餐,喉间日哽咽。
念尔万里身,艰难历胡越。
暑雨及祁寒,驰驱不暂辍。
关中积高府,风气多惨冽。
我性不能寒,疏理畏风雪。
鹧鸪向日飞,桂华以冬发。
自返南州来,中怀少郁结。
汝亦乐土风,所愁独炎热。
海氛多毒淫,腹痛成夭折。
仓皇医未来,瞥已电光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哭内子王华姜其二》是明朝诗人屈大均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屈大均的《哭内子王华姜其二》以质朴的笔触描绘了一位母亲对远方子女深深的思念和牵挂,其情感之深沉、景象之真切,令人动容。在艺术上,这首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情感,使得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中人物的内心世界。

诗中的“阿母年七旬”不仅点明了时间的背景,还暗示了母亲的高龄和生命的脆弱,为后文的描写奠定了背景。接下来的“哭汝声摧裂”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听到母亲哭泣声时的强烈情感反应,这种声音的描写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使读者能够想象出诗人当时的情绪状态。

“当食不能餐,喉间日哽咽”两句进一步刻画了母亲因担心孩子而无法进食的场景,以及她因忧虑和悲伤而哽咽的身体状况,这些细节的描述让读者更加贴近诗人的感受,体会到母亲内心的痛苦。“念尔万里身,艰难历胡越”则表达了诗人对远在他乡的孩子的深深牵挂,同时也反映了母子之间深厚的感情和对未来的担忧。

诗的最后两句“暑雨及祁寒,驰驱不暂辍”描绘了母亲为了孩子不顾自己身体的辛苦,无论天气如何恶劣都坚持不懈地工作的情景。这不仅展现了母亲的伟大,也体现了诗人对母亲无私爱的赞美。“关中积高府,风气多惨冽”进一步扩展了这一主题,通过对地理环境和气候的描述,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深度。同时,这也象征着社会的艰苦环境,反映出母亲在社会中所面临的种种困境。

《哭内子王华姜其二》不仅是一首表达亲情和哀愁的古诗,也是对母亲无私奉献精神的颂扬。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人们不仅能够领略到屈大均诗歌的艺术魅力,还能够深刻理解亲情的重要性和人性中最为真挚的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