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定安董大令寿

宓子能为政,当时最少年。
神明因取友,清静只鸣弦。
君作琼南令,今同单父贤。
妙龄方十九,高弟是三千。
邑小滨炎海,堂虚隐瘴烟。
乘闲桑柘外,折节父兄前。
鱼识河鲂美,禽知么凤妍。
槟榔青满子,茉莉绿成钱。
讼少无三木,书多有八编。
勤休星出入,清已日流传。
及此春秋富,弥令冰雪坚。
初升欣旭景,为寿未须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为定安董大令寿》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下面将深入介绍这首诗及其作者屈大均:

  1. 作者简介
  • 屈大均(1630—1696年),广东番禺人,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反清志士。晚年归隐为僧,名今种、骚馀。
  • 他与陈恭尹并称岭南三家。其诗作多有佳构,对后世影响深远,尤以诗歌和词赋闻名,代表作有《翁山文外集》、《广东新语》等。
  1. 作品原文
    宓子能为政,当时最少年。
    神明因取友,清静只鸣弦。
    君作琼南令,今同单父贤。
    妙龄方十九,高弟是三千。
    邑小滨炎海,堂虚隐瘴烟。
    乘闲桑柘外,折节父兄前。
    鱼识河鲂美,禽知么凤妍。
    槟榔青满子,茉莉绿成钱。
    讼少无三木,书多有八编。
    勤休星出入,清已日流传。
    及此春秋富,弥令冰雪坚。
    初升欣旭景,为寿未须筵。

  2. 诗意解析

  • 宓子能为政,当时最少年。:表达了屈大均年轻时就显示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如同神话中的宓子贱一样,能够治理政事。
  • 神明因取友,清静只鸣弦。:强调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需要选择志同道合的朋友。这里的“神明”指的是高尚的品德,“取友”意味着选择合适的朋友来共同追求理想。
  • 君作琼南令,今同单父贤。:赞美董大的政绩,将其比作汉代的单父令(东汉时期著名的清官)。
  • 妙龄方十九,高弟是三千。:描绘了董大的年轻有为,以及他的门生弟子众多。
  • 邑小滨炎海,堂虚隐瘴烟。:描述了董大任职的地方环境艰苦,但他依然能够坚守初心,不为所动。
  • 乘闲桑柘外,折节父兄前。:表达了他在处理政务时的谦逊和尊重长辈的态度。
  • 鱼识河鲂美,禽知么凤妍。:通过比喻展现了董大在治理地方时的智慧和眼光。
  • 槟榔青满子,茉莉绿成钱。:描绘了当地的物产丰富,生活富足。
  • 讼少无三木,书多有八编。:反映了董大治理下的治安良好,民不聊生。
  • 勤休星出入,清已日流传。:表达了董大清廉的形象深入人心。
  • 及此春秋富,弥令冰雪坚。:赞美了他为政带来的美好成果,使得地方更加富裕和谐。
  • 初升欣旭景,为寿未须筵。:表示虽然已经迎来了美好的时光,但宴会还没有开始,表达了一种谦逊和等待的心态。
  1. 艺术特色
  • 五言排律:这是一首标准的五言排律形式,具有严谨的结构与韵律感,体现了屈大均扎实的汉诗功底。
  • 意象生动: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鱼识河鲂美”,“禽知么凤妍”,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董大的治下景象和人民生活的富足。
  • 情感真挚:整首诗洋溢着对董大令的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对清廉正直政治风貌的向往和敬仰。
  • 语言精炼:屈大均的语言精炼而有力,每一句都充满了深意,使得整首诗富有哲理性和启发性。
  1. 文化意义
  • 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颂扬,也是对清廉政治的追求和向往。它体现了作者对于理想社会的期待和对社会正义的追求。
  • 通过对董大令的赞美,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传统美德的传承。
  • 诗歌中蕴含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对于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激励着人们不断追求真善美。

《为定安董大令寿》不仅作为文学作品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所体现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