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颜西部落,屯牧黑河滨。
吹角呼山鹿,弯弓向路人。
马肥燕地草,裘拂蓟关尘。
欲共裨王去,江南踏好春。
朵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并未以“朵颜”为名,且“朵颜三卫”并不是一个文学概念。《朵颜三卫》是一组由多个文献构成的名称,涉及明朝在东北设立的行政机构和历史事件。
朵颜三卫,又被称为兀良哈三卫,是1389年明廷为了安置大量的蒙古降人,设置于东北蒙古地区的三个行政单位。这些地区大致位于今天的嫩江流域和乌裕尔河流域一带。朵颜卫的属地相当于现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一带,泰宁卫统治地区相当于现今吉林洮安一带,而福余卫则统治地区包括现今的黑龙江省部分地区。
朵颜三卫的前身是生活在内蒙古大兴安岭以东及附近的蒙古部落,这些部落主要有兀良哈部、翁牛特部、乌齐叶特部、札剌亦儿部等。明朝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五月,明廷为了防御北元政权南下,加强边地统治,设立了这三个羁縻卫所。这些卫所在当时起到了抵御北元和鞑靼的作用。
在靖难之役中,朵颜三卫的部落蒙古骑兵帮助明成祖夺取皇位,可以说是从龙之臣,为了封赏三卫之功,明成祖将大宁卫内徙,将旧大宁之地割予朵颜三卫驻牧。此外,《四镇三关志》也载有朵颜三卫的情况,称其为“二十二年,以降众胡,诏兀良哈地置三卫于横水之北”,并提到了三卫的头目及其世官身份。
朵颜三卫是一个与明朝历史上的边疆治理和民族关系紧密相关的政治实体,而非文学作品中的虚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