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与俞犀月

朝看玄发暮垂丝,炊黍光阴更几时。
衣食老为诸子役,文章贱比百工师。
故人裘马青云迥,小径松篁白露滋。
和汝倡予真不恶,南村那遂卜邻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感兴与俞犀月》是周筼创作的一首古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友情和自然景观的感慨

这首诗的作者周筼,是明代诗人。他的一生虽然未能达到仕途上的辉煌,但在文学上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成就。周筼不仅在诗歌创作上有深厚的造诣,而且学问上长于经学,尤其精于《诗》的研究。这些背景信息为理解《感兴与俞犀月》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文化维度。

这首诗的全文如下:“朝看玄发暮垂丝,炊黍光阴更几时。衣食老为诸子役,文章贱比百工师。故人裘马青云迥,小径松篁白露滋。”首两句“朝看玄发暮垂丝,炊黍光阴更几时”描绘了从早晨到傍晚的自然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给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接着“衣食老为诸子役,文章贱比百工师”反映出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艰难。最后两句“故人裘马青云迥,小径松篁白露滋”,则展现了与知己朋友相聚的情景,以及大自然中清新宁静的氛围。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生命、友情和自然的深刻感悟。它不单单是对日常琐事的描写,而是蕴含着一种超越物欲的人生哲理。诗中“衣食老为诸子役,文章贱比百工师”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文人的价值观念,即文人虽才华横溢却常被轻视。这种观点在明末清初的社会环境中并不罕见,许多文人都在不同程度上面临着生活的压力和困境。

诗中的“故人裘马青云迥,小径松篁白露滋”展现了诗人与其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他们或许曾一同追求功名,但最终都选择了隐居的生活。这样的选择在当时社会中显得颇为特立独行,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感兴与俞犀月》不仅是周筼诗歌创作的佳作,也是研究明代及明末清初文化的重要文献。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一个文人的内心世界及其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和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