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顾织帘斋居同令子伊人倡和遗册原韵

我爱顾夫子,逃名在近关。
只今遗啸咏,犹是恋乡山。
蘼草生皆洁,藤花落自闲。
鹤鸣留和处,相对一开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顾织帘斋居同令子伊人倡和遗册原韵》是由明代诗人毛奇龄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深入解析:

  1. 作者介绍
  • 毛奇龄,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字大可,又字齐于、于一,号初晴。他不仅是学者和诗人,也是明诸生的代表人物。在清代初期,他因参与抗清军事而流亡,后归隐山林。毛奇龄在学术上成就显著,治经史及音韵学,强记博闻,著述四百余卷。然而,他引用虽广,常多错误,这可能也反映了他的生活经历及其学术上的复杂性。
  1. 诗歌原文
    我爱顾夫子,逃名在近关。
    只今遗啸咏,犹是恋乡山。
    蘼草生皆洁,藤花落自闲。
    鹤鸣留和处,相对一开颜。

  2. 诗歌赏析

  • 情感寄托: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怀念和对自然美景的赞叹。通过“我爱顾夫子,逃名在近关”两句,诗人展现了自己追求隐逸生活的决心和志向。诗中的“犹是恋乡山”则透露出虽然逃离了世俗的纷扰,但心中仍存着对故乡的眷恋。
  • 自然描写:诗人通过对植物的描述,描绘了一个宁静和谐的自然景象。“蘼草生皆洁,藤花落自闲”描绘了自然界的纯洁与悠闲,给人以心灵的慰藉。
  • 艺术特色: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比喻,如“鹤鸣留和处,相对一开颜”,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意境,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喜悦。整体上,诗歌语言优美,充满了文人骚客的韵味。
  1. 文化背景
  • 《和顾织帘斋居同令子伊人倡和遗册原韵》创作于明代,这一时期的社会背景为诗歌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土壤。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看法和个人的情感体验,反映了当时文人的思想状态和社会风气。

《和顾织帘斋居同令子伊人倡和遗册原韵》不仅仅是一首诗词作品,更是一幅反映文人生活情趣与内心世界的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与欣赏,可以更深入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趣味,同时也能够从中汲取到生活智慧和精神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