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大江平,朱花驿路明。
三年溟海客,五月永兴城。
白纻留欢曲,黄金市骏名。
旧京屠狗在,到处有逢迎。
送孟远之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孟远之京》不是文学作品,而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明代诗人毛奇龄。以下是对这首作品的介绍:
作者背景:《送孟远之京》的创作者毛奇龄,是明末清初的浙江萧山人。本名甡,字大可,又字齐于、于一,号初晴,一作秋晴。毛奇龄在明诸生的身份后,因参与抗清军事失败,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期,他得以被荐举博学鸿词科,并被授予检讨,充任明史馆纂修官。然而,毛奇龄的著述以不肯核检原文而多有错误,他的《西河合集》中包含了经史及音韵学的著作,共四百余卷。
作品内容:《送孟远之京》作为一首五言律诗,其内容反映了作者对友人即将离开的不舍之情。诗中写道“梅雨大江平,朱花驿路明”,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的画面。“三年溟海客,五月永兴城”,则表达了对友人离别时间的感慨以及对其将来成就的美好祝福。最后两句“白纻留欢曲,黄金市骏名”,则是用典和象征,寄托了对友人未来成功的祝愿。
艺术特色:《送孟远之京》以其独特的五言律诗形式展现了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深邃的情感表达。毛奇龄通过对季节变换的描写、对旅途景象的勾勒以及对友情的深情寄语,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与情感的世界。该诗不仅体现了明代诗歌的特色,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的深刻理解与把握。
虽然《送孟远之京》本身并非文学作品,但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不容忽视。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能更好地理解清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也能更深入地探索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及其文化价值。《送孟远之京》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珍贵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