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施諲

何处关山忆旧京,草青还见阖闾城。
田连海上琴难学,庾信江南赋未成。
阳雁再来逢雨雪,寒花不断绕柴荆。
天涯兄弟犹相望,欲上层楼百思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施諲》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其离别之情的诗 。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内容及文化意义:

  1. 作者简介与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寄施諲》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赵蕃,字昌父,号章泉。他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后不久便逝世,谥文节。赵蕃作为一位有着深厚文学造诣的诗人,其作品在宋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展现了他深邃的思想和高洁的人格。
  • 创作背景:《寄施諲》的创作时间未详,但可以推测它很可能是在一次别离之后所作,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不舍。诗中可能包含了作者与施諲之间的友情以及离别时的情感流露。
  1. 诗词原文及注释
  • 原文:何处关山忆旧京?草青还见阖闾城。田连海上琴难学,庾信江南赋未成。阳雁再来逢雨雪,寒花不断绕柴荆。天涯兄弟犹相望,欲上层楼百思生。
  • 释义: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季节变化,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何处关山忆旧京?”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阳雁再来逢雨雪”则暗示了季节的变换和天气的变化,增添了离别的愁绪。
  • 注解与注释: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注解。这些解释有助于读者深入领会诗意,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
  1. 主题思想与艺术特色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离别”这一主题展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更多的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真实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 艺术特色:这首诗采用了平实的语言和简洁的手法,但能够深刻地传达出诗人的情感。诗中没有复杂的修辞,却能触动读者的心弦,体现了赵蕃诗歌质朴而真挚的艺术风格。

《寄施諲》不仅展示了宋代诗人赵蕃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无奈。这首诗虽然简短,但其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使得它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情怀和艺术表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