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丞爱女早乘龙,徐着铢衣下碧峰。
红粉久调金菡萏,青铜时对玉芙蓉。
屏高喜见花双树,扇底愁遮山万重。
莫厌催妆徒聒耳,汉宫待诏重吴侬。
祁湘君催妆 其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毛奇龄的《祁湘君催妆·其一》是一首明末清初时期的七言律诗,押冬韵,出自《西河集卷一百七十五》。在这首诗中,毛奇龄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古代女子迎嫁的场景,展现了当时婚俗中的喜庆气息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双成促驾似流泉”一句,运用了流水的形象来比喻新娘的催促声,既形容声音的悦耳动听,也寓意着新娘催促新郎尽快启程的急迫心情。而“索我题诗画烛前”则描绘了婚礼前夕,新娘在烛光下索要新郎题写诗歌的情景,这既表达了新娘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墨客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诗中的“万条银烛炤都房”,通过“万条银烛”这一夸张的说法,展现了婚礼现场华美的布置与氛围,而“都房”则暗指新郎即将进入的新家。这不仅是对场景的具体描写,也隐喻了新人从此开始新生活的期待。
诗的最后一句“屏高喜见花双树,扇底愁遮山万重”则通过新娘的视角,展现了她对于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一方面,新娘看到如同双树般的屏风,心中充满了喜悦;另一方面,面对重重山峦般的帘幕,她又不禁流露出一丝愁绪。这种复杂的情感变化,既展示了新娘内心的微妙变化,也反映了她作为新娘的幸福与期待。
《祁湘君催妆·其一》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读者,更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历史价值被后人称道。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了解到明末清初时期的风俗习惯,还可以体会到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