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大公子彦淳生日作

清江绿草炤青袍,二十趋庭一俊髦。
有弟共分荀氏玉,怜君先佩吕虔刀。
经传碧嶂星俱动,候近朱明天渐高。
自愧修涂长拟附,春风万里凤凰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施大公子彦淳生日作》是明代诗人毛奇龄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简要介绍,以及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意义:

  1. 作者简介
  • 毛奇龄:明末清初著名的学者、诗人。本名甡,字大可,号西河先生。
  • 生平简介:毛奇龄是浙江萧山人,曾参与抗清军事,后流亡多年,康熙时才被荐举博学鸿词科,授予检讨等职。
  • 文学成就:毛奇龄以治经史及音韵学闻名,著有《西河合集》四百余卷,其中包含多部经典之作。
  1. 诗歌原文
  • 清江绿草照青袍,二十趋庭一俊髦。
  • 有弟共分荀氏玉,怜君先佩吕虔刀。
  • 经传碧嶂星俱动,候近朱明天渐高。
  • 自愧修涂长拟附,春风万里凤凰毛。
  1. 诗歌赏析
  • 意境描绘:《施大公子彦淳生日作》通过对清江、青草、荀氏玉和吕虔刀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一幅优美的自然风光画卷。
  • 情感表达:诗歌中透露出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与对友人前程的祝福。如“怜君先佩吕虔刀”一句,既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认可,也寄寓了对其未来事业成功的祝愿。
  1. 文学价值
  • 艺术手法:在《施大公子彦淳生日作》中,诗人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等,使诗歌形式规整且富有韵味。
  • 思想内容:此诗不仅仅是对友人生日的祝颂,还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生、友谊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独到见解。
  1. 历史背景
  • 明朝末期社会环境:明朝末期,政治腐败,国家动荡不安。在这样的背景下,文人往往表现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 文化传承:毛奇龄作为明诸生的后裔,其作品反映了当时的文化氛围和社会风貌。

《施大公子彦淳生日作》不仅是一首表达深情厚谊的七言律诗,也是明代文人精神风貌的缩影。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的人格魅力和文学才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