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帆初下楚江津,又理征车度七闽。
瓯越宫台云外晓,郎官山树望中春。
千金自载南天使,万里还随下濑人。
少小请缨终有待,钓龙亭畔慢伤神。
送王之珽之闽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王之珽之闽中》是明代诗人毛奇龄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对友人前往福建的祝福和关切。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交融的画面。首联“蒲帆初下楚江津,又理征车度七闽”描述了友人即将启程的情景。楚江津地,暗示了旅程的起点;而南闽之地,则预示了旅途将经过的地域。这两句不仅勾勒出了地理位置,也暗含了对友人远行的期待与祝愿。接下来的诗句,“瓯越宫台云外晓,郎官山树望中春”,进一步描绘了目的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氛围。瓯越之地,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积淀;而郎官山,作为一处风景名胜,更增添了旅途的诗意与浪漫色彩。这些描述,不仅让人感受到了自然的壮丽,也体现了作者对友人即将踏上新旅程的美好祝愿。
从文学手法上看,这首诗运用了典型的意象表达手法,如“千金自载南天使”,这里的“千金”象征着贵重的礼物或深情厚谊,而“南天使”则暗示了这份礼物或情谊承载着重要的使命或深厚的情感。这种比喻手法使得诗歌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也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同时,“钓龙亭畔慢伤神”一句,通过描绘钓鱼时的宁静美景,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是一种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也是一种对即将到来的离别的不舍与感慨。
《送王之珽之闽中》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文环境的诗作,更是一首充满了情感与哲理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友情的颂扬,诗人毛奇龄成功地传达了自己的真挚情感和美好祝愿,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这首诗不仅是对友人的鼓励与祝福,也是对人生旅途的一次深情书写,值得人们细细品味和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