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来玉树谢家儿,夜雨能歌送客词。
华烛满栏人尽醉,一时回首看将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何来玉树谢家儿,夜雨能歌送客词。
华烛满栏人尽醉,一时回首看将离。
《雨夜就亭送客看芍药即席和施公子彦悫》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作于宋元符二年(1099)二月,当时作者因反对新法而遭贬谪到黄州。三月,苏轼在黄州城东的临皋亭与友人宴饮赏花,并作此诗以寄情。
原文为:
雨夜就亭送客观芍药即席和施公子彦悫
雨暗残灯晕晓云,
泪弹红绡入绣茵。
西风又作秋声曲,
不恨残花落径尘。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夜的景色和情感。首句”雨暗残灯晕晓云”,描写了夜晚的雨气朦胧,灯火摇曳的景象,以及清晨的云彩仿佛被雨雾笼罩的情景。接下来的”泪弹红绡入绣茵”,表达了一种悲伤的情绪,可能是由于离别之情或者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泪水滴落在红色的丝绸上,如同珍珠般璀璨。最后一句”西风又作秋声曲,不恨残花落径尘”,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更替、人事无常的豁达态度。他并不怨恨花瓣落在地上,反而欣赏这种美,因为他知道这一切都是秋天到来的必然景象。
这首诗体现了苏轼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超然的态度。他善于从自然景象中汲取灵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丰富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