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宾兔肃州羌,大草滩前撤旧防。
一自湟中开卫去,有谁牧马到庄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甘州宾兔肃州羌,大草滩前撤旧防。
一自湟中开卫去,有谁牧马到庄浪。
《和边词 其二》是一首唐代的边塞诗,作者是姚合。这首诗通过对边镇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守将守卫边疆、保家卫国功绩的赞美之情,体现了边塞诗的特点。
从诗歌本身来看,《和边词 其二》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展现了边塞地区的宁静与和平。诗句如“十面埋兵擒项籍,三分割据愤曹操”不仅描述了战场上的英勇对抗,也隐含了对战争胜利的喜悦。同时,“忠臣报国心无尽,肯为家贫卖宝刀”则揭示了守将们为国家和民族利益舍身忘死的精神。这种精神是边塞诗人歌颂的主题,也是中国古代文人崇尚的价值观。
从创作背景来看,姚合曾以记室的身份跟随陇西公镇泾州,这一经历为他后来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他的这首诗可能是在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创作的,那时的他可能亲历了边镇升平的景象,从而激发了创作灵感。这种亲身经历使得姚合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守将们的不易和付出,也使得这首诗更加真实、感人。
《和边词 其二》作为一首描写边塞风光和守将英勇事迹的边塞诗,不仅展现了当时边镇的升平景象,也传达了作者对国家安宁和守将英勇的赞美。姚合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深沉的情感,为我们留下了这一宝贵的文学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