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阳县署岁饮

古署青云绕岁幡,屠苏宴罢不知还。
莫辞漉酒当筵尽,尚有悬鱼在壁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阳县署岁饮》是明代诗人毛奇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下面将详细阐述诗作的内容、创作背景以及文学价值:

  1. 内容解析
  • 首联:“古署青云绕岁幡”,描述了县署周围环绕着高耸入云的山峰,象征着权力和威严。
  • 颔联:“屠苏宴罢不知还”,通过描述宴会结束后人们纷纷离去的情景,表达了节日结束后的喧嚣与匆忙。
  • 颈联:“莫辞漉酒当筵尽,尚有悬鱼在壁间”,反映了人们对美酒的热爱和珍惜,即使宴会结束,仍愿意尽情享受美酒。
  1. 创作背景
  • 作者生平:毛奇龄(1553年-1606年),字大可,号西河先生,浙江萧山人,明末清初时期的著名学者和诗人。
  • 时代背景:明朝灭亡后,毛奇龄曾参与抗清军事,但最终失败逃亡。他隐居多年,直到清朝康熙年间才被重新启用。
  • 作品意义:尽管毛奇龄在学术上有所成就,但他的一些著作因引用广泛而常出现错误。他的诗歌反映了他对传统的尊崇以及个人经历的影响。
  1. 文学特点
  • 意境营造:诗中“古署青云绕岁幡”一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展现了一幅宏伟的景象。
  • 语言特色:毛奇龄在诗中使用了简练而有力的语言,使得整首诗歌读起来流畅自然。
  • 情感表达:通过对节日宴会后的感慨,毛奇龄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1. 社会影响
  • 文化传承:《山阳县署岁饮》作为文学作品的一部分,对于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 艺术鉴赏:诗歌中的意象和语言技巧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灵感和借鉴。
  • 历史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的社会风情和文人的生活状态。

《山阳县署岁饮》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座桥梁,连接着古代的历史和文化。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历史变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