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任明府赴张宏轩州守牡丹饮席和明府韵

潘令丹花宴,裴家绿野堂。
春袍青似草,午饭白于霜。
锦石遮修幔,雕栏倚靓妆。
丛多扬凤彩,苞浅露蜂黄。
上客题云锦,佳人散国香。
当筵愁易起,惟有醉为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同任明府赴张宏轩州守牡丹饮席和明府韵》是一首由明末清初的文学家毛奇龄创作,描绘牡丹花宴盛况的五言排律。在这首诗中,毛奇龄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笔触,展现了一场高雅而华丽的宴会场景。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人与时代背景
  • 诗人简介:毛奇龄,字大可,又字齐于、于一,号初晴,浙江萧山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他不仅是学者,还曾参与抗清军事,后因事败流亡多年,康熙时才被荐举进入仕途。
  • 时代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明末清初时期,这个时期的政治与社会动荡,使得文人墨客常常借诗抒怀,寄托哀思。
  1. 诗歌原文与解析
  • 诗歌原文:潘令丹花宴,裴家绿野堂。春袍青似草,午饭白于霜(是日先饭后酒故云)。锦石遮修幔,雕栏倚靓妆。丛多扬凤彩,苞浅露蜂黄。上客题云锦,佳人散国香。当筵愁易起,惟有醉为乡。
  • 诗意解析:此诗以牡丹宴为背景,通过对宴会场所、服饰、美食以及人物情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幅繁华而典雅的图景。诗中的“潘令丹花宴”和“裴家绿野堂”,不仅点明了地点,更增添了一丝古典韵味。诗人通过“春袍青似草”、“午饭白于霜”等描写,让人仿佛能闻到食物的香味,感受到宴会的气氛。最后两句“当筵愁易起,惟有醉为乡”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宴会热闹场面背后可能隐藏的忧愁情绪的处理方式——借酒浇愁。
  1. 作者的创作特点
  • 文学风格:毛奇龄的文学作品往往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和社会批判性,其诗作也不例外。这首诗以其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体现了毛奇龄作为一位文学家的独到之处。
  • 艺术成就:在艺术表现上,毛奇龄善于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修辞手法,如“丛多扬凤彩,苞浅露蜂黄”,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意。

《同任明府赴张宏轩州守牡丹饮席和明府韵》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它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展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通过这首诗,可以更好地理解毛奇龄的文学才华及其在明清之际的文化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