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汝南郡西堂牡丹

官阁分朱槛,名花长绿丛。
深房含晓露,修干怯春风。
薄粉匀绵白,轻衫叠縠红。
苞藏金琐屑,瓣剪玉玲珑。
簇叶同云护,留香待日融。
重英欹宿蝶,曲蒂小悬虫。
倾国来宫里,姚家擅洛中。
自伤流漫甚,不敢近墙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汝南郡西堂牡丹》是明末清初诗人毛奇龄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精致的描绘和深远的寓意,展现了牡丹花的独特魅力和诗人的审美追求。以下将围绕这首诗进行详细的介绍:

  1. 诗人简介
  • 毛奇龄:明代末期的著名诗人,他不仅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还是一位有影响力的历史人物。毛奇龄生于明诸生家庭,其一生经历了明朝与清朝的过渡时期。在清代初期,他参与了抗清军事活动,表现出了不屈的民族气节和坚定的革命意志。
  1. 诗歌原文
  • 官阁分朱槛,名花长绿丛。
  • 深房含晓露,修干怯春风。
  • 薄粉匀绵白,轻衫叠縠红。
  • 苞藏金琐屑,瓣剪玉玲珑。
  • 簇叶同云护,留香待日融。
  • 重英欹宿蝶,曲蒂小悬虫。
  • 倾国来宫里,姚家擅洛中。
  • 自伤流漫甚,不敢近墙东。
  • 毛奇龄,明末清初浙江萧山人,本名甡,字大可,又字齐于、于一,号初晴,一作秋晴。学者称西河先生。明诸生。清初曾参与抗清军事。
  1. 诗歌鉴赏
  • 艺术特色:此诗通过精细的笔触描绘出牡丹花的雍容华贵,从“官阁分朱槛”到“苞藏金琐屑”,再到“轻衫叠縠红”,每一个画面都生动传神,令人如同置身于牡丹园中,感受其美丽和生机。
  • 主题思想:诗人不仅赞美了牡丹的美丽,还借此表达了自己对理想和现实差距的感叹。诗中的“自伤流漫甚,不敢近墙东”反映了诗人面对国家动荡和个人遭遇的无奈与忧虑。

《题汝南郡西堂牡丹》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深厚文化意义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可以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还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