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十三卷 · 尽心上 · 第十一节

孟子曰:“附之以韩魏之家,如其自视欿然,则过人远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孟子说:“拿春秋时晋国韩、魏两家大臣的财富来增强他,如果他不因此而自满,那么这种人就大大超出常人。”

介绍

《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作者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轲。全书共七篇,每篇都有独立的标题。《孟子》主要阐述了仁义道德、人性论、政治哲学等思想,其中第十三卷为《尽心上》,第十一节则是其中的一节。

在《孟子 · 第十三卷 · 尽心上 · 第十一节》中,孟子提出了“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四种基本情感,他认为人之所以能成为有道德的人,是因为具有这些基本情感。同时,他还强调了仁、义、礼、智四种基本道德品质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政治理念,主张君主应该以德治国,关心民生,而非仅仅追求个人的权力和利益。

孟子还批判了当时的一些社会现象和道德观念,如对人的尊严的忽视、对财富的贪婪以及对权力的追求等。他认为,只有通过培养和弘扬这些基本情感和道德品质,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孟子 · 第十三卷 · 尽心上 · 第十一节》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著作,它不仅阐述了儒家的道德观和政治观,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注解

附:增加。韩、魏:春秋时晋国的上卿韩氏和魏氏。

欿(kǎn)然:不自满的样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