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吴制府广东

妙略雄南服,鸿恩赉上京。
五年专棨戟,独坐领簪缨。
册授金鳌胜,兵摧玉洞平。
三门新壁垒,八克旧家声。
重地深分履,前辕早树旌。
诏从双凤阙,节授五羊城。
谷转桄榔暗,旗翻翡翠明。
赵佗终北拜,马援且南征。
操得贪泉厉,名因裹石成。
朱方行处乐,白雉贡来轻。
磐石诅茅土,河山倚保衡。
八行难尽意,长使寸心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毛奇龄的《寄吴制府广东》是一首明代诗人屈大均创作的诗歌,表达了对吴制府(吴国勋)的敬仰和对其成就的赞扬。这首诗作于明末清初的某个时间点,具体创作背景已无法考证,但可以从诗中感受到诗人对于吴制府在南疆地区军事成就的肯定和赞美。

《寄吴制府广东》一诗以“妙略雄南服,鸿恩赉上京”开篇,描绘了吴制府在南方地区的卓越军事才能和深厚的恩情。紧接着,“五年专棨戟,独坐领簪缨”两句,进一步凸显了吴制府在朝廷中的崇高地位和显赫成就。诗中还提到了吴制府的册封和军事功绩,如“册授金鳌胜,兵摧玉洞平”,这些都体现了吴制府在军事上的成就以及他对国家的贡献。

从诗歌的结构来看,《寄吴制府广东》可以分为几个层次。第一层主要描写了吴制府的军事才能和朝廷对他的信任;第二层则通过“三门新壁垒,八克旧家声”展现了吴制府在南方边境的稳固防守和他在历史上的声望;最后一层则是对吴制府的祝福和期望,“重地深分履,前辕早树旌”表达了诗人对吴制府未来的美好祝愿。

《寄吴制府广东》不仅仅是对吴制府个人成就的赞誉,它还包含了对明朝政治局势的评论。诗中“妙略雄南服,鸿恩赉上京”一句,可能隐含了对明朝衰落和清朝兴起的历史背景的反思。

《寄吴制府广东》不仅是一首赞美之作,也是一首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诗歌。它不仅展示了吴制府在军事上的伟大成就,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观察和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的政治局势和文化特色,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