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十三卷 · 尽心上 · 第十五节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孟子说:“人不用学习就能做到的,那是良能;不用思考就能知道的,那是良知。两三岁的小孩没有不知道爱他父母的,等到他长大以后,没有不知道尊敬兄长的。亲爱父母就是仁;尊敬兄长就是义;这没有别的原因,这是由于仁义可以通行天下。”

介绍

《尽心》是儒家经典,出自于《礼记》,作者为孔子弟子和其再传弟子。该篇记载了孔子对“仁”的论述,并以“圣人”、“君子”等概念来界定自己的理想人格形象。其中,“孟子·尽心上·第十五节”主要是关于如何达到至善境界的探讨,通过阐述儒家哲学中的道德、伦理和人性论等内容。

《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及其弟子的政治、哲学与教育作品集。全书共七篇二十多万字,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古代散文的重要来源之一,并对后世影响深远。
在该节中,孟子探讨了如何达到至善境界的问题。他认为,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通过“尽心”、“知性”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

具体来说,“尽心”指的是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思考、学习和实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