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高咏萧江幕府 其二

宣城久念玄晖句,江上裁联郭泰船。
望去故园芳草外,歌来寒食落花前。
青山筑室期何日,白眼看云入暮天。
河内再游成凤举,金陵一曲恨龟年。
定交愧乏公孙纻,赠我哀如蜀国弦。
那得移家还就汝,敬亭山下共流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遇高咏萧江幕府其二》是明代诗人毛奇龄创作的一首诗。在这首诗中,毛奇龄描绘了与高子相逢的春日景色,以及自己在江南边陲的孤独感受。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状态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友人的思念。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创作背景:《遇高咏萧江幕府其二》创作于明代,这一时期文人墨客多有抒发个人感慨之作,体现了当时社会文化氛围和个人情感状态。同时,诗歌反映了明初官场的风气和文人的生活方式。
  2. 艺术特色:《遇高咏萧江幕府其二》采用七言律诗形式,语言典雅,情感细腻,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人物形象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沉的情感世界。诗中所表现的孤寂感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使得作品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3. 文化影响:《遇高咏萧江幕府其二》作为明代文学作品之一,其艺术成就和文化价值被后世广泛认可。通过对该诗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明代诗词的艺术魅力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遇高咏萧江幕府其二》不仅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容赢得了读者的喜爱,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