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三五忆当年,况复春灯在眼前。
曾向上元追唱和,谁能此夕不留连。
江城薄暮开瑶市,地主中宵列锦筵。
一道长衢铺月色,万条宝炬动星躔。
爔轮焰转争疑电,火籥花生并是烟。
挂树密教朱鹭集,穿街遥见烛龙眠。
千枝绣幛围罗绮,百变新声入管弦。
妓宅飞香矜笃耨,军人合乐奏于阗。
环桥散立长明树,启署浑如不夜天。
未有金吾防锁钥,从看玉女下车骈。
光分卫玠停珠勒,暗里罗敷落翠钿。
戴去鳌身横碧海,擎来龟足踏红莲。
沿流讶向波中见,绕堞惊从天际悬。
神象舞馀闲戛齿,村童逐处笑摩肩。
但听东邸留欢曲,未和南楼应教篇。
潜入平津观秘戏,记于故国醉灯船。
良辰屡惜吴关杳,好友多逢楚水边。
斗转汉回人散后,踟蹰独立倍凄然。
元夕观灯同徐二十二嗣定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元夕观灯同徐二十二嗣定作》是明代诗人毛奇龄创作的一首七言排律。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灯火辉煌的盛景,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此刻欢庆氛围的喜爱之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诗歌原文:
每逢三五忆当年,况复春灯在眼前。
曾向上元追唱和,谁能此夕不留连?
江城薄暮开瑶市,地主中宵列锦筵。
一道长衢铺月色,万条宝炬动星躔。
爔轮焰转争疑电,火籥花生并是烟。
挂树密教朱鹭集,穿街遥见烛龙眠。
千枝绣幛围罗绮,百变新声入管弦。
妓宅飞香矜笃耨,军人合乐奏于阗。
环桥散立长明树,启署浑如不夜天。
未有金吾防锁钥,从看玉女下车骈。
光分卫玠停珠勒,暗里罗敷落翠钿。
戴去鳌身横碧海,擎来龟足踏红莲。
沿流讶向波中见,绕堞惊从天际悬。
神象舞馀闲戛齿,村童逐处笑摩肩。
但听东邸留欢曲,未和南楼应教篇。
潜入平津观秘戏,记于故国醉灯船。
良辰屡惜吴关杳,好友多逢楚水边。
斗转汉回人散后,踟蹰独立倍凄然。诗歌鉴赏:
- 这首诗通过元宵节夜晚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古人对节日的重视和庆祝的热情。诗人通过对灯光、烟火、音乐等元素的描述,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气氛,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欢乐的时刻之中。
- 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挂树密教朱鹭集”,形象地描述了灯笼挂满树枝的景象;“沿流讶向波中见”,“绕堞惊从天际悬”,则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增强了节日的氛围感。
-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往昔的回忆,又有对当下的喜悦,反映了作者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世界。
- 文学价值:
- 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为后来的诗人所借鉴。
- 通过对元宵节这一传统节日的描绘,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时代特色,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元夕观灯同徐二十二嗣定作》不仅作为一首诗歌被人们传诵,更因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而被后世所珍视。这首诗不仅是对古代节日风俗的再现,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与发扬,值得人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