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吹卷御河沙,早见天街散雪花。
苑外扑将千片蝶,坛深噪过几群鸦。
遮成翠帐疑朝雨,望去红墙似晓霞。
谁赐锦貂还左掖,独骑羸马上东华。
人逢玉署欣投璧,身在银河未泛槎。
隔院冰㪣悬幕铎,傍檐糁落湿窗纱。
惊心镇自烧青简,呵指真难草白麻。
渴至未倾杯底酪,寒多先结砚头洼。
宫台巀嵲依天近,辇道回环归路赊。
一望苍茫愁思远,东安门外即天涯。
雪中入直史馆即事十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雪中入直史馆即事十韵》是由明末清初的诗人毛奇龄创作的一首七言诗。
毛奇龄(1605年—1683年),初字大可,号顽父,后改称潜夫。他出身于江南的一个书香门第,其家族世代为官,并以其文学才华而著称。毛奇龄在诗歌、散文和骈文方面皆有涉猎,尤以诗歌见长。他的诗作多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的情怀,同时也流露出对时政的关注与思考。
《雪中入直史馆即事十韵》的创作背景是在冬季的某个早晨,毛奇龄被宫中召唤,前往史馆入值工作。此诗描绘了他所见之景及所感之情。诗中“朔风吹卷御河沙,早见天街散雪花”一句,生动地展现了冬日的清晨气象,寒风凛冽,雪花纷飞的景象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阔与美丽。“苑外扑将千片蝶,坛深噪过几群鸦”则描绘了宫廷园林中的生物活动,蝴蝶飞舞、乌鸦啼叫,增添了几分生气与活力。
诗中还体现了毛奇龄对皇宫生活的观察以及对自然之美的喜爱。“遮成翠帐疑朝雨,望去红墙似晓霞”两句,通过对翠绿帷帐与朝霞红墙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朦胧美,使得整个宫廷显得更加神秘而富有诗意。最后两句则表达了毛奇龄个人的感慨与抱负,他渴望得到朝廷的青睐,像古代文人一样,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参与到国家大事中去。
《雪中入直史馆即事十韵》作为毛奇龄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一位历史人物的生活片段及其情感世界,对于理解明代晚期的文化氛围具有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