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识此翁二首 其一

或卓鸠头杖,或挥尘尾柄。
何人识此翁,是凡还是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何人识此翁二首 其一》是清代诗人汪琬的作品。在这首诗中,汪琬通过描绘老人的仪态和行为,表达了对老者身份的疑问与思考。诗作不仅体现了汪琬对老年人的尊重,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哲学的深刻洞察。

汪琬在诗中提到“或卓鸠头杖,或挥尘尾柄”,这形象地描绘了老人不同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卓鸠头杖可能暗示着老者的生活经历或者精神风貌,而挥麈尾柄则可能是老者在闲暇时刻的一种生活方式。这种对比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性,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老人的不同面貌和内心世界。

诗中的“何人识此翁”不仅是一个疑问,更是一种对人生和世事的深刻反思。汪琬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位老人究竟是凡夫俗子,还是有着超凡脱俗的境界?这个问题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的多重解读和思考。

汪琬在这首诗中还表达了一种对于生命无常的感慨。他在吟诵之余不禁发出感叹:“吟成不胜慨”。这种情感表达不仅仅是个人的体验,更是对整个人类生命意义的探讨。在汪琬看来,生命的每一个瞬间都是宝贵的,无论是平凡的日子还是非凡的时刻,都值得人们去珍惜和感悟。

《何人识此翁二首·其一》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作品,它更是一面镜子,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象、人生哲理和个人情感的看法。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不仅能够欣赏到优美的文学艺术,还能够深入思考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从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