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龙渚

往年龙渚下,阳侯颇为虐。
乘风驾怒涛,澎湃穿石脚。
水石互吞吐,中有大声作。
噌吰而镗鞳,相应俨奏乐。
今年秋不雨,湖流数尺缩。
不暇闭奇观,一一通户钥。
此是龙所家,定役神力凿。
骞若老蛟腾,森如奇鬼搏。
大石最崚嶒,小者复秀削。
幽窦诚窅深,平陂忽开拓。
遍黏漪縠文,或挺芙蓉萼。
曲折境屡变,来游每惊㖾。
始知人世外,别自具丘壑。
嗤彼甲乙选,品题未云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大龙渚》是明代诗人汪琬创作的文学作品,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意象,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下面是对《大龙渚》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汪琬,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字苕文,号钝翁,小字液仙,生于江南长洲。他早年以科举入仕,后因不肯屈从人意而在康熙十八年举鸿博后,授编修,与修《明史》。在史馆时,汪琬工作勤勉,不肯低头于他人之意旨,不久便辞官归隐。
  1. 作品原文
  • “往年龙渚下,阳侯颇为虐。乘风驾怒涛,澎湃穿石脚。水石互吞吐,中有大声作。噌吰而镗鞳,相应俨奏乐。”这些诗句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自然景象,展现了水石相击、声如奏乐的壮观场景。
  • “今年秋不雨,湖流数尺缩。不暇闭奇观,一一通户钥。此是龙所家,定役神力凿。”诗中透露出秋天无雨带来的变化和自然景观的变化,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的神奇和伟大。
  • “骞若老蛟腾,森如奇鬼搏。大石最崚嶒,小者复秀削。幽窦诚窅深,平陂忽开拓。遍黏漪縠文,或挺芙蓉萼。”这些描写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画面感,通过对石头、水流等自然元素的细致刻画,展现了一种既宏大又细致的自然美。
  1. 艺术成就
  • 汪琬的诗作在形式上继承了唐宋以来的古文传统,语言典雅,用词精准,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诗作不仅在内容上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赞美,更在艺术表现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 《大龙渚》作为其中的代表之一,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自然景观。这种艺术上的成功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独特审美追求和情感表达。
  1. 历史影响
  • 《大龙渚》不仅是汪琬个人文学成就的象征,也是明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了当时文人对自然景观的审美取向和情感态度,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来源。
  • 此外,汪琬的这一作品还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见证了明代晚期文人对自然美的深刻认识和表达,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那个时代文人思想和情感世界的重要窗口。

《大龙渚》作为汪琬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力量,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自然之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