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尧舜,性之也;汤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孟子曰:“尧舜,性之也;汤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孟子说:“尧、舜实行仁义,是本性使然;汤、武实行仁义,是身体力行;五霸实行仁义,是假借名义。然而,长时间假借不还,怎么能知道他不是真的拥有了仁义呢?”
。
《尽心》是《孟子·梁惠王下》中的一篇,出自于中国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轲及其弟子所著的《孟子》,是一部记录了孔子和其学生关于政治、哲学等话题的对话录。全书共七卷一百零二章,分为“六艺”、“仁义礼智信”、“富贵贫贱”的内容。
作品简介:本篇为第三十节,在梁惠王上中,“孟子曰”,此段文字是《尽心》中的重要部分之一,主要讲述的是关于儒家的修养之道。在这一章里,孟子强调了“仁、义、礼、智”这四种美德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君子应该有高尚的精神追求和道德品质。
作品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公孙丑问曰:“夫子之道,或
恶(wū):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