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渚歌

龙公蜕玉腾虚空,鳞车鱼马纷乘风。
玲珑宫殿镇无恙,屹然撑住湖心中。
以石为梁石为础,雨工如羊频戏舞。
阳侯似拒游人游,每遣波涛卫门户。
作书试投湖龙姑,琅函秘方今有无。
我将踏浪访贝阙,拄杖借取红珊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龙渚歌》是明代诗人汪琬创作的一首充满诗意的文学作品,该作品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历史传说,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素养。下面将详细介绍《龙渚歌》:

  1. 作者简介
  • 汪琬,明末清初的江南长洲人,字苕文,号钝翁,小字液仙,晚年号尧峰。他的文学成就颇高,在史馆撰稿甚勤,不肯屈从于人意,最终选择归隐,居尧峰山。他的作品风格受到欧阳修的影响,同时又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特别是在经学上有所建树,并拜惠周惕为师。
  1. 诗歌内容
  • 诗中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湖中的景象:“龍公蛻玉騰虛空,鱗車魚馬紛乘風”,形象地表现了龙的神奇力量和湖中水波的动态美。
  • “玲珑宫殿鎮無恙,屹然撐住湖心中”则展现了湖中建筑的坚固与宁静,给人以历史的沉淀感。
  • “作书試投湖龍姑,琅函秘方今有无”反映了作者试图寻求湖中秘密的愿望,以及可能得到的答案或启示。
  1. 艺术特色
  • 语言优美,充满了古典文学的韵味,如“雨工如羊頻戲舞”等句子,既体现了对大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也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
  • 结构严谨,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也有人物对话,使得整首诗歌层次分明,意境深远。
  • 情感丰富,诗中的每一句都流露出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神秘未知世界的向往和探索欲望。
  1. 社会影响
  • 《龙渚歌》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艺术成就和思想深度受到了后世学者的认可。
  • 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追求,对研究古代文学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1. 现代应用
  • 在现代社会,人们依然可以从这首诗中获得美的享受,感受到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和精神追求。

汪琬的《龙渚歌》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作品,更是明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体现。无论是从文学价值还是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龙渚歌》都是一部值得一读再读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