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庭玉柱人中天,灵境本自仙翁传。
千年不闻下笙鹤,惟有禅客来安禅。
我行正值秋景暮,疏林橘柚摇轻烟。
萦纡细路似蛇绕,硗确乱石如羊眠。
幽禽忽来哢格磔,锦蝶相趁飞翩翾。
青鞋布袜行复止,刹竿喜峙陂东偏。
低牵绿萝络门牖,高拄筀竹支栌椽。
老衲一二颇朴野,幸无苛礼烦周旋。
但烧栗皱作果钉,旋取乳溜将茶煎。
与君选胜恣冯眺,波光镜朗峰环连。
山川有灵默相助,争献奇秀呈苍妍。
况兼风暖日加丽,天畀此福非偶然。
径须扳藤踏浓翠,穿尽绝壑穷层颠。
题名岩石勿草草,再到洞府知何年。
过林屋旸谷诸洞至无碍庵小愒因呈同游诸君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林屋旸谷诸洞至无碍庵小憩因呈同游诸君子》是北宋文学家苏辙所作的一首诗。该诗作于嘉祐四年(1059),当时,苏辙与友人王观、李定等人一同游览了庐山,并写下了这首诗。诗中描绘了庐山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以下是该诗的内容:
过林屋,旸谷诸洞,至无碍庵,小憩以呈同游诸君子。
我行欲尽日,山径复何穷。坐看云出岫,卧听风生松。
石磴下幽涧,木末闻清钟。此中多胜概,吾辈得从游。
不知君意如何,欲问还恐迟。但令心旷然,岂在山水奇。
若论山水胜,应无如匡庐。匡庐天下雄,秀色天下殊。
四时之变化无穷也,朝昏之光景不同也。
余亦爱夫匡庐,高哉称乎云雨,壮乎称乎雷雨。
春去春又来,花开花落,秋来秋又去,叶黄叶落。
人生天地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安知今夕为吾寿,明日相逢谁为先。
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展现了苏辙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