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圃十咏 其四 香草居

光风被兰杜,幽艳森然发。
不知欲遗谁,美人勤采折。
芳岁每易阑,恒忧萧艾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艺圃十咏》是清代诗人汪琬的作品,其中的“其四·香草居”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兰杜之美和美人之勤采折的场景。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歌的内容、主题以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1. 诗歌原文:“光风被兰杜,幽艳森然发。不知欲遗谁,美人勤采折。”
  2. 诗歌解析:此诗以兰杜为描写对象,表达了兰花的美丽与香气,以及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和欣赏。诗句通过“光风被兰杜”形容兰杜沐浴在柔和的风中,而“幽艳森然发”则描绘了兰杜的幽雅美丽。最后两句“不知欲遗谁,美人勤采折”则是说不知道想要赠与何人,因为美人总是勤快地采摘以供欣赏。
  3. 文化背景:《艺圃十咏》是清初文人汪琬的作品集,其中包含十首关于园艺和自然风光的咏叹。汪琬以其独特的文风和审美情趣,在文学创作上有着重要影响,被誉为清词宗匠。他的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也体现了他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追求。
  4. 艺术特色:汪琬在诗歌创作中擅长运用细腻的笔触捕捉自然界的细节之美,其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艺圃十咏》中的“香草居”便是其典型的代表之一,这首诗通过对兰杜的描写,不仅展现了植物的生命力和美感,还透露出诗人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的追求。
  5. 历史影响:汪琬的作品在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艺圃十咏》中的“香草居”等诗作,不仅成为了研究清代文学的重要文献,也成为了后人鉴赏和学习古典文学的宝贵资料。

《艺圃十咏·其四·香草居》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歌,更是一种文化和审美的传承。它反映了作者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展示了清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文化素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