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馆驱鹅群,一一梳翎翅。
暖藉莎草眠,群穿荇花戏。
莫学昙𥗝村,持换黄庭字。
艺圃十咏 其二 红鹅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艺圃十咏·红鹅馆》是清代诗人吴绮创作的一首古诗。吴绮在这首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高高的馆舍里,一群鹅儿被驱赶着梳理着羽毛;它们躺在柔软的莎草上休息,还群集嬉戏于杏花之间。诗中的红鹅馆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种艺术的象征和情感的寄托,通过这一景象传达了一种闲适与和谐的生活态度。
吴绮通过对红鹅馆环境的精细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而优雅的生活场所。诗中“高馆”二字不仅指建筑的高度,也象征着主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而“一一梳翎翅”则形象地表达了鹅群被精心打理的场景,这不仅仅是对鹅的行为描写,更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欣赏。
吴绮通过细腻的语言捕捉到了鹅群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暖藉莎草眠”,描绘了鹅儿们舒适地躺在温暖的莎草上休息的景象;“群穿荇花戏”,则是说鹅群在水中嬉戏玩耍,这些生动的细节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的自然场景之中。此外,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反衬手法,通过将红鹅馆与其他乡村景象进行对比,强调了红鹅馆的高雅与别致。例如,“莫学昙𥗝村”,这里的“昙𥗝村”指的是简陋、贫瘠的乡村,通过这样的对比突出了红鹅馆的独特之处。
吴绮在诗中还融入了一定的哲理思考。他通过观察鹅群的日常生活,联想到了人世间的名利得失,警示人们不要像那些追求虚荣、贪图物质的人一样,失去了生活的真谛。这种深刻的寓意使得《艺圃诗·红鹅馆》不仅仅是一篇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人生哲理的作品。
《艺圃十咏·红鹅馆》不仅是吴绮对自然之美的一次深情赞颂,也是他对人生哲理的一次深刻探讨。通过对红鹅馆环境的细致描绘、对鹅群生活的生动刻画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这首诗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境界,给人以极大的启示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