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姑取妻词四章 其三

黄姑取妻,妻尝在东夫在西,妻立机上昼夜啼。
黄姑饭牛牛不肥,七月七日河满堤。
呼车渡河汨污泥,河深无梁艇子迟。
着履拂面坐低帷,簌簌隔河闻午齝。
天帝有命夜渡之,城头乌鹊争枝栖。
衔唇结羽造履梯,露零袜泫乌背欹,谁知天河今渡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黄姑取妻词四章 其三”是一首描绘了黄姑取妻过程中的艰辛与不易,以及主人公内心情感波动的诗歌。这首诗由清代诗人毛奇龄所作,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一个普通人在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勇气。

诗中的“黄姑取妻,妻尝在东夫在西,妻立机上昼夜啼”,描绘了黄姑为了生活,不得不在丈夫外出时独自守着空荡荡的房子,面对着孤独和等待的煎熬。这种情景让人感到一种无奈和凄凉,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黄姑饭牛牛不肥,七月七日河满堤”一句,通过对牛的形象描述,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辛酸。这里的“牛”可能象征着辛勤劳作却收成寥寥的农民,而“七月七日河满堤”则可能是描述了农忙季节河水泛滥的景象。这两句不仅揭示了黄姑的生活状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

“呼车渡河汨污泥,河深无梁艇子迟”和“着履拂面坐低帷,簌簌隔河闻午齝”,通过描绘主人公渡河的情景和听到河水中船只行驶的声音,进一步加深了诗中的情感张力。这些细节的描述,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黄河水的湍急和浑浊,更让人感受到了黄姑内心的恐惧和不安。这种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使得整首诗的情绪达到了高潮。

《黄姑取妻词四章》不仅是一首表现黄姑个人生活困境的诗歌,它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诸多问题。例如,诗中提到的“城头乌鹊争枝栖”可能暗示了战争或灾难的发生,以及人们对于和平生活的渴望。这些深层次的主题使得《黄姑取妻词四章》不仅仅是一首诗歌作品,更是一本历史文献,记录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面貌和社会状况。

《黄姑取妻词四章》通过对黄姑取妻过程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一个普通人在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勇气。同时,这首诗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如阶级压迫、自然灾害等,使得它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