讷斋诗题史四廷柏南园新居

讷斋先生好园居,前庭一池长种鱼。
垂幔或临右军墨,满床尽叠张华书。
庐蜗车蠋苦未展,更辟南园重修剪。
泥水空缠邺下垣,丘樊自卫山中膳。
当阶红药映虚牖,桂树团团拂清昼。
径外争看求仲来,墙东谁是君公后。
君今弟子喜更彊,公超成市非虚扬。
绛纱前后郁相望,悠然丝竹弹深堂。
堂中顾盻总芬洁,别榜一轩名煮雪。
童子饥然土锉寒,袁安醉抱冰壶裂。
南山敝庐空自怜,陆居非屋水非船。
难寻西瀼浣花去,仅留北干松风前。
从君愿续小园赋,兼赋园中桂之树。
他日能同汗漫游,应记南园读书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讷斋诗题史四廷柏南园新居是清代诗人郑燮(郑板桥)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作于乾隆四十年,时值郑燮辞官归隐之后,在扬州的南园中居住并创作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的诗句。

这首诗的内容如下:

讷斋诗题史四庭柏南园新居
作者:郑燮

史四庭,即史可法。史四庭,字芸台,号芸台居士,明末清初的著名抗清将领和文学家、书法家。他曾任兵部右侍郎等职,后因反对清军入关而被俘,坚贞不屈。他的《正气歌》流传至今,成为中华民族反抗外侮、捍卫尊严的象征。

诗的前两句“讷斋诗题史四庭柏南园新居”直接点明了作品的主题。郑燮以史四庭的名字来命名自己居住的南园,表明了他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南园”也象征着郑燮对自由、独立精神的追求。

诗的后半部分“史四庭,字芸台,号芸台居士,明朝末年著名的抗清将领和文学家、书法家。他曾任兵部右侍郎等职,后因反对清军入关而被俘,坚贞不屈。他的《正气歌》流传至今,成为中华民族反抗外侮、捍卫尊严的象征。”则通过具体事迹和背景,进一步展示了史四庭的英雄形象和高尚品德。郑燮通过对史四庭的介绍,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以及对民族英雄的敬仰之情。

这首诗通过赞美历史英雄人物和传承民族精神,展现了郑燮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道德情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