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十三卷 · 尽心上 · 第四十节

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孟子说:“君子实施教化的方式有五种:有像及时雨一样滋润万物的,有帮助成就德行的,有培养才干的,有解答疑问的,有以学识风范感化他人使之成为私淑弟子的。这五种就是君子所用来实行教化的方法。”

介绍

《孟子·第十三卷·尽心上·第四十节》是孟子的一篇著名散文。该文主要阐述了孟子对人性的看法,认为人之初性本善,通过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使其变得善良。孟子还提出了“仁政”的思想,主张统治者应该以仁爱之心治国理政,关心百姓疾苦,减轻赋税,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该文还涉及了孟子关于天命和命运的观念。孟子认为,天命是不可违逆的,但并非不可改变。只要人们遵循道德规范,努力行善,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人生的成功与幸福。

《孟子·第十三卷·尽心上·第四十节》是一篇富有哲理性的散文,对于理解孟子的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注解

私淑艾(yì):私下拾取。文中指私下里学习。淑,通“叔”,拾取,获益。艾,通“刈”,收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