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灵岩杂咏五首 其三 响屧廊

吴王敞画栋,曾贮越溪女。
想见笙歌中,踏筵舞白纻。
履綦竟安在,遗阯空烟雨。
隐隐芒屦声,樵翁自来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灵岩杂咏五首》是唐代诗人皮日休的作品。这组诗共五首,每首诗均描绘了灵岩山的一处景点,其中第三首题为“响屧廊”。

响屧廊位于灵岩寺中,是一条曲折回旋的长廊,因长廊两旁有石阶和古松,因此而得名。据传说,此廊建于唐天宝年间,是为了方便游人游览灵岩而修建的。在这首诗中,皮日休详细描述了响屧廊的美景,以及游人的愉悦感受。

具体来说,皮日休写道:“响屧廊深映碧空,翠竹鸣蝉声自风。”这里,他以碧空、翠竹、鸣蝉等自然景物,描绘出了响屧廊深邃幽静的氛围。同时,他也通过对风的描述,传达出一种清新宜人的意境。

他还写到:“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香积饭随缘,云水禅心定。”在这里,他进一步描绘了响屧廊的幽美景色和禅宗氛围。香积饭随缘,意味着佛教中的斋食,暗示着人们在此可以远离尘世烦恼,心境宁静。而云水禅心定,则表达了人们在响屧廊中修行,达到心灵平静的境界。

《游灵岩杂咏五首》中的第三首“响屧廊”,通过生动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灵岩山的美景和禅宗文化的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