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湖八月秋水融,金塘十里青芙蓉。
越中遗老尽耆俊,其中尤健推吴公。
吴公少小射猛虎,羽猎曾经负强弩。
夺得翘关第一人,望重燕城数千户。
金书铁券累代传,中朝司马前名贤。
绍衣两世公再振,钩陈羽卫相盘旋。
东宫出傅长宴见,至尊复召南薰殿。
晚食尝餐䃾帐糜,朝阳亲赐雕轮扇。
予之内舅公难兄,同官先作金吾公。
公之难弟悬豹尾,侍御南台掌文史。
鸣珂旧里三棨列,相见还留半床笏。
悠然故国山泽肥,共返金塘看新月。
沉沉甲第绕鉴湖,花间画戟垂朱弧。
酒酣耳热尚拊髀,青天白眼谁吾徒。
生平负气喜壮节,每叹袁丝少奇烈。
信陵何处访夷门,越石终教解缧绁。
公家事业留史编,公家世绪长联绵。
独难志节永皦皦,秋霄健翮争攀骞。
君不见芙蓉八月鼓兰棹,七十吴公似年少。
为商生赠吴太保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为商生赠吴太保诗》是明代诗人毛奇龄创作的一首诗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 作者生平
-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当时社会动荡,国家兴衰之际,文人墨客往往借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同时,毛奇龄作为明末清初的学者和诗人,其个人经历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因此他的作品中往往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强烈的时代感。
诗歌原文
鉴湖八月秋水融,金塘十里青芙蓉。
越中遗老尽耆俊,其中尤健推吴公。
吴公少小射猛虎,羽猎曾经负彊弩。
夺得翘关第一人,望重燕城数千户。
金书铁券累代传,中朝司马前名贤。
绍衣两世公再振,钩陈羽卫相盘旋。
东宫出傅长宴见,至尊复召南薰殿。
晚食尝餐䃾帐糜,朝阳亲赐雕轮扇。
予之内舅公难兄,同官先作金吾公。
公之难弟悬豹尾,侍御南台掌文史。
鸣珂旧里三棨列,相见还留半床笏。
悠然故国山泽肥,共返金塘看新月。
沉沉甲第绕鉴湖,花间画戟垂朱弧。
酒酣耳热尚拊髀,青天白眼谁吾徒。
生平负气喜壮节,每叹袁丝少奇烈。
信陵何处访夷门,越石终教解缧绁。
公家事业留史编,公家世绪长联绵。
独难志节永皦皦,秋霄健翮争攀骞。
君不见芙蓉八月鼓兰棹,七十吴公似年少。诗歌主题
- 忧国忧民:通过描述吴太保的英勇事迹和他所获得的荣誉,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担忧与忧虑。
- 赞颂忠诚:诗中多次提到吴太保的英勇、忠诚和高尚品质,表达了对这种精神的赞美和推崇。
- 抒发感慨: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写,诗人抒发了自己对于历史的感悟和对人生道路的思考。
-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诗中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繁华的城市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 语言优美:诗歌采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优美的诗句,使得整首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 社会影响
- 文化传承:作为明朝末期的作品,此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不仅是文学作品的再现,也是历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 教育意义: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能够了解到明朝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从而加深了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认识和理解。
可以看出《为商生赠吴太保诗》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厚历史背景的诗歌,同时也是一首具有深刻情感和社会价值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感情,以及他们在面对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时的复杂心理和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