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池即子美题诗处

华奴才了山香曲,玉奴又拨檀槽续。
后宫竞习清平词,未必细紬三赋读。
曾来此地停征轮,蒲荒菱熟波粼粼。
藏却平生掣鲸手,偶然默笔还惊人。
漫道文章特小技,沈宋见之应夺气。
至今池上行人行,犹为一诗停去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池即子美题诗处》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七绝。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的状况。

我们来分析一下题目。《南池即子美题诗处》中的“南池”指的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长安城南所建的别墅——白家庄,而“子美”则指的是杜甫。因此,整首诗的背景就是在杜甫和白居易两位诗人共同度过的时光。

我们来看一下诗歌的内容。《南池即子美题诗处》描绘了两位诗人在南池边相聚的情景,通过这一场景表达了他们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彼此才华的认可。诗中写道:“南池旧有草堂居,北阙今逢大礼初。更喜白家留我住,肯令红袖扫书除。”这里的“草堂”指的是杜甫在成都时居住的地方,而“白家”则是指白居易。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两位诗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和相互尊重的态度。

我们谈谈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南池即子美题诗处》作为一首诗歌集锦,不仅体现了杜甫和白居易两位大诗人之间的友情,还展现了他们各自独特的文学风格和创作特点。例如,杜甫的笔触细腻深情,语言优美,而白居易则以平易流畅著称,两人的创作风格各具特色,相得益彰。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特点,如意境开阔、情感丰富等,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

《南池即子美题诗处》是一首充满深情厚意的诗歌作品,不仅展现了两位诗人之间的友情和互相尊重的态度,还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特点和风格。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唐代文学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