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生妙笔似魏华,又似赵昌能画花。
东家娇女白团扇,乞画墙东落花片。
纷纷蛱蝶趁满林,我亦见之生愁心。
故人有子得如此,何用满籯纯是金。
戏赠徐曼倩画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戏赠徐曼倩画扇》是明代诗人毛奇龄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徐曼倩画技的赞赏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诗中“徐生妙笔似魏华,又似赵昌能画花”表达了诗人对徐曼倩绘画技艺的高度认可。魏华和赵昌都是唐代著名的画家,他们的画技高超,作品被后人传颂。诗人将徐曼倩比作他们,意味着他的画作同样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能够展现出魏、赵二位大师的艺术风采。
“东家娇女白团扇,乞画墙东落花片”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东家的女儿拥有美丽的团扇,她向诗人索要画作,希望用这些画作来点缀她的庭院,使之更加美丽。这一描述不仅体现了徐曼倩的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情趣和个人追求。
“纷纷蛱蝶趁满林,我亦见之生愁心”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意境,诗人看到了飞舞的蝴蝶和满林的景象,这些自然元素与画作中的花朵相互映衬,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这里的“愁心”不仅仅是因为视觉上的美感,更可能是因为诗人对自然美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故人有子得如此,何用满籯纯是金”表达了诗人对于艺术创作的看法,他认为艺术作品的价值不在于其价值本身,而在于它能够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艺术本质的理解,即艺术应该超越物质的价值,成为人们心灵的慰藉。
《戏赠徐曼倩画扇》是一篇充满诗意的作品,通过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艺术创作的深刻理解,展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追求和文化情怀。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审美风尚和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