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尤司法丧妇作

秦嘉垂老上计车,闺中无复红罗襦。
长卿献赋不归去,那得有妇留空居。
㷀㷀白兔走且顾,南北东西隔长路。
挽鹿难追司𨽻骢,随鸿先傍要离墓。
金刀划水断不成,悼亡赋罢颠毛生。
从人但道婉娩节,使我顿增伉俪情。
当年司法北平右,共识使君自有妇。
今来被召入帝京,不道寒房夜炊臼。
桃林关前桃树新,东风吹作滦河春。
相寻倘认卢龙路,应遇金台梦里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慰尤司法丧妇作》是明代诗人毛奇龄创作的一首古诗。该作品通过对一位司法官员丧妻后情感的细腻描摹,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对于婚姻、忠诚与失落的情感反应。以下是对该文学作品的介绍:

  1. 诗人简介:毛奇龄,明末清初浙江萧山人,本名甡,字大可,又字齐于、于一,号初晴,一作秋晴。学者称西河先生。明诸生。清初曾参与抗清军事。事败,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强记博闻,著述极富。

  2. 诗作原文:秦嘉垂老上计车,闺中无复红罗襦。长卿献赋不归去,那得有妇留空居。茕茕白兔走且顾,南北东西隔长路。挽鹿难追司隶骢,随鸿先傍要离墓。金刀划水断不成,悼亡赋罢颠毛生。从人但道婉娩节,使我顿增伉俪情。

  3. 诗作解析:《慰尤司法丧妇作》通过描绘一位官员丧妻后的情感波折,展示了中国古代社会中对于婚姻和忠诚的看法。其中,“秦嘉”和“长卿”都是古代文人的象征,前者代表了对妻子的深情怀念,后者则代表了对个人才华的执着追求。而“红罗襦”和“金刀划水”等意象,则是对人物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的生动描绘。

  4. 诗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明朝末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风貌。同时,它也体现了毛奇龄在诗歌创作上的才华和深度。

  5. 诗作意义:《慰尤司法丧妇作》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段历史的记忆。它让人们看到了古代中国社会对于婚姻、忠诚和失落的态度,也让人们思考了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处理类似的问题。

《慰尤司法丧妇作》是毛奇龄的一首代表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中国社会的某些方面,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