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花场杂咏六首 其五

柴门虽设镇常关,久滞绳床药鼎间。
剩喜今朝有奇事,钝翁曳杖过前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乞花场杂咏六首·其五》是明末清初文学家汪琬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背景:汪琬,字苕文,号钝翁,清代学者、诗人,他在晚年时创作了《乞花场杂咏六首》,这是一组以自然景物为题材的小诗,每首都描绘了他个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

  2. 诗歌原文
    柴门虽设镇常关,久滞绳床药鼎间。
    剩喜今朝有奇事,钝翁曳杖过前山。

  3. 诗歌解析:此诗表达了汪琬虽然被疾病困扰,长时间卧床养病,但仍对生活中发生的一些新奇事物感到高兴。”柴门虽设镇常关,久滞绳床药鼎间”,这里的“柴门”指的是简陋或简朴的家居环境,而“镇常关”则可能暗喻着束缚或限制。《自题小像五首·其五》中的“馀生修短都安命,有子贤愚亦去心”也体现了他对于命运的一种超然态度。最后一句“剩喜今朝有奇事,钝翁曳杖过前山”更是直接表达了他对生活琐事的欣赏之情,尽管自己身体不便,但仍然乐于享受生活中的美好。

汪琬的《乞花场杂咏六首·其五》不仅是一首描写日常生活的诗作,也是作者对生命态度的一种表达。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感受到一位文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感,同时也能窥见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