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州太守行为许使君夫子作

越州太守贤且明,分铜领竹称专城。
门排五马总神骏,江浸一钱清复清。
高怀皎皎似裂帛,手把残编对宾客。
印箧虚涵海日红,书床斜映山花碧。
江东八邑留画图,过江谁不知夷吾。
上林久已翔丹凤,大府方应见白乌。
即今荆楚播挞伐,尚有雈苻想窃发。
但藉颜裴抚冻饥,不须严助平瓯越。
龙门教授感所私,恩同掩骼兼埋骴。
谁言黄雀衔花日,只在双熊画轼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越州太守行为许使君夫子作》是明代诗人毛奇龄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通过对越州太守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地方官员清廉正直的赞美之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越州太守贤且明,分铜领竹称专城。门排五马总神骏,江浸一钱清复清。高怀皎皎似裂帛,手把残编对宾客。印箧虚涵海日红,书床斜映山花碧。江东八邑留画图,过江谁不知夷吾。上林久已翔丹凤,大府方应见白乌。即今荆楚播挞伐,尚有雈苻想窃发。但藉颜裴抚冻饥,不须严助平瓯越。龙门教授感所私,恩同掩骼兼埋骴。谁言黄雀衔花日,只在双熊画轼时。
  2. 作者简介
    毛奇龄,明末清初浙江萧山人,本名甡,字大可,又字齐于、于一,号初晴,一作秋晴。学者称西河先生。明诸生。清初曾参与抗清军事。事败,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强记博闻,著述极富。
  3. 诗歌解析
  • 诗中“越州太守贤且明”描绘了太守的清廉与明智形象;
  • “门排五马总神骏”展现了官府门前的壮丽和太守的尊贵身份;
  • “高怀皎皎似裂帛”则形容太守的胸怀高洁如玉。
  1. 诗歌鉴赏
  •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比喻,展现了古代官员的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操;
  • 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1. 文化背景
  • 《越州太守行为许使君夫子作》创作于明朝末年,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下,人们对理想官员的向往和期待。
  1. 艺术特色
  • 此诗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特别是其比喻和象征手法的运用,使其成为明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1. 历史影响
  • 《越州太守行为许使君夫子作》不仅在当地受到推崇,而且被后世许多文人墨客所赞誉,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
  1. 现代价值
  • 在现代社会,这首诗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提醒人们要保持清正廉洁的品格,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1. 教育意义
  • 该诗作为古典诗词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提升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越州太守行为许使君夫子作》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座历史的丰碑,见证了中国古代官员的品质和精神风貌。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不断追求真善美的境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