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渔父词四首 其三

生长湖中上岸稀,碇船只在蓼花矶。
鵁鶄𤄬䳵都相熟,长傍船头自在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西山渔父词四首·其三》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中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和思想家,其诗、词、散文等均有很高的成就,被后人誉为“文坛巨匠”。
  • 在黄州期间,苏轼创作了《渔父四首》,通过描绘渔父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1. 诗作原文
    风色披披手欲龟,日光飐飐鬓成丝。只今网罟无穷利,乐在竿纶顾未知。

  2. 诗意解读

  • “风色披披手欲龟”:描述了微风吹拂的情景,仿佛能吹皱一池湖水,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 “日光飐飐鬓成丝”:形容阳光照射下水面波光粼粼,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仿佛连鬓边的发丝都变得柔软而闪亮。
  • “只今网罟无穷利”:指出现代捕鱼技术发达,人们可以通过网罟捕获更多的鱼,但捕鱼本身的乐趣却可能逐渐被忽视。
  • “乐在竿纶顾未知”:表达了渔民们在垂钓时的乐趣,尽管他们未必知道何时能够钓到鱼,但他们享受的是这个过程本身,这种简单而纯粹的快乐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通过对《西山渔父词四首·其三》的深入分析,可以感受到苏轼作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在面对人生低谷时依然能够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态,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这首诗不仅仅是对渔父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作者自身情感的一种抒发,体现了诗人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境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