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 其二

冶色三台丽,晴光一望遥。
青田平绕路,绿水细回桥。
柳市迷车骑,蘋风飏绮绡。
春阳一百日,日日可怜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江南春 其二”是北宋政治家和诗人寇准的作品,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江南春日黄昏的迷人景致,同时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无限愁绪。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杳杳烟波隔千里,白蘋香散东风起。日落汀洲一望时,柔情不断如春水。

  2. 诗句赏析

  • 杳杳烟波隔千里:这句诗描绘了江水的深远与浩渺,烟波浩渺,仿佛隔着遥远的距离,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心境的广阔与深邃。
  • 白蘋香散东风起:描述了随风飘散的白蘋花香,以及随之而来的东风轻轻吹拂。这里的“散”字,生动地传达了香气四溢、扩散开来的景象,而“起”则赋予了春风一种轻快、活泼的气息。
  • 日落汀洲一望时:夕阳西下,江面上泛起层层波光,映照在岸边的汀洲上,形成一幅宁静而又美丽的画面。诗人伫立其间,目光所及之处,皆是美景。
  • 柔情不断如春水:这里用“柔情”来形容诗人心中的情感,而将这种情愫比作春水,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情感的绵长和流动,也暗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1. 诗歌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当时寇准因澶渊之盟后的政治斗争被王钦若排挤罢相,晚年复相,又被丁谓排挤去位。此后被贬至雷州(今广东海康)。这段经历使得寇准的人生充满了曲折和波折,他的诗歌往往透露出对国家和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个人遭遇的感慨。

  2. 文学价值

  • 作为北宋时期的文学作品,《江南春二首》(其二)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人生感悟的独特见解。这首诗通过对江南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情感的真挚表达,不仅为读者提供了美的享受,也激发了人们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 寇准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善于通过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的情感和哲思。这首诗中,诗人借助自然景观,表达了自己对于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无奈和感伤。
  1. 社会影响
  • 在文学史上,《江南春二首》(其二)作为寇准的代表作品之一,其影响力不容忽视。它不仅体现了寇准作为诗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 作为宋代文人的重要代表,寇准的诗歌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个人情感。

《江南春二首》(其二)是一首充满哲理且感情细腻的佳作。它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也可以从中获得对生命、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